身边榜样丨朱林:匠心筑梦 电亮人生——特级技师的成长之路_成套电器_爱游戏电竞app,爱游戏APP官方入口,爱游戏app登录

身边榜样丨朱林:匠心筑梦 电亮人生——特级技师的成长之路


  国网德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(二次检修中心)班长朱林,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,先后获得国家电网级“四川技能大师”、国网四川电力级“高级专家人才”、“杰出青年岗位能手”、“德阳首席技师”等技能荣誉。去年11月,朱林顺利获得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级技师”资格,更是对他自身能力和贡献的高度认可。

  朱林自2005年工作以来,扎根生产一线千伏云西变电站II主变扩建、220千伏五里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后,取得了第一种工作票负责人资格。2011年,负责220千伏孟家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,在现场查勘过程中,发现施工图中多处与现场实际不相符,并及时更正,确保后期施工得以顺利展开。

  在停电计划方面,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深刻思考,朱林采用了110千伏和220千伏同时停电的实施工程的方案,使得整个停电时间缩短了一半。同年承担220千伏南华变电站增加备自投工作任务,秉承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,他发现施工蓝图简单的将110千伏线千伏线路上,这样的一种情况若出现单相永久接地故障,会造成大面积停电的难以处理的后果。经过和设计方的讨论,提出了直接从开关机构取跳位的解决办法,并得到了认可。在2015年8月,南华站220千伏备自投在线路单相永久性故障造成全站失压后,正确动作合上了备用线路,避免了大面积停电。

  2019年,作为德阳公司220千伏分相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回路优化工作总牵头人,通过对不相同的型号、版本的开关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回路,朱林制定了不同的整改方案,严格做到“一断路器一方案”,快速缩短了停电时间,全方面提升了公司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运行的可靠性。2021年3月底至4月,作为德阳公司变电检修柔性技术攻关团队带头人,针对220千伏寿丰、秋月变电站带电显示装置故障频发的问题,朱林组织人员对损坏的带电显示器进行拆解,全面分析了其工作原理,找到了故障原因,并对损坏部件进行了维修,成功修复了带电显示器18只,为公司节省本金支出二十余万元,在降本、提质、增效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

  随着专业技能日益精进,朱林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新技术、新方法,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竞赛技能。先后四次参加国网四川电力举办的继电保护知识竞赛。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湛的技术技能,取得了一次团体一等奖、两次团体二等奖和一次团体三等奖,并连续3届获得个人前10名的优异成绩。

  通过多次参加学术交流和自身不断思考与总结,先后发表7篇论文,其中通过一系列分析直流输电对交流电网的影响一文《单相变压器的直流偏磁励磁电流问题及其对保护的影响分析》被EI期刊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》收录。

  通过5年的现场工作经验,立志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,2010年朱林的第一个原创性创新成果《跳闸矩阵测试仪》出世,在面对如何平衡家庭与生活、时间问题、资金问题、技术问题等种种问题时,他没有退缩,凭借自己的坚持不懈、攻坚克难的精神成功开发的跳闸矩阵测试仪,并应用于实际在做的工作中,使得工作人数减少了66.7%,测试时间缩短了83.3%,在本单位和兄弟单位均得到普遍应用并获得一致好评。且该成果获得2013年国网四川电力职工技术创新“十大优秀成果”称号。

  他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,提升工作效率,促进安全生产为活动宗旨,10多年来工作室研发创新成果30余项,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,并数次获得国网公司优秀创新成果奖。2017年,工作室正式更名为朱林创新工作室,其连续8年获得四川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。同时三年内,两次荣获中质协“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”及一次“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”,并于2019年成功创建德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。使得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和深厚的专业功底,2022年朱林被评选为国网四川电力高级专家人才。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自身能力的认可,更是对他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。

  朱林深知,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公司的培养。因此,他始终将团队利益放在首位,热情参加员工素质培训和技能竞赛活动,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。在他的悉心指导下,一批批新员工迅速成长为电网检修的中坚力量。正是这种“传帮带”的精神,鼓励员工勇于挑战自我、追求卓越。工作室先后涌现出1名“四川工匠”,2名“川电工匠”,3名国网四川电力“能工巧匠”。

  并在朱林的带领下,变电二次班获得国家电网一流班组、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建设“百千万”工程首批示范点、国网四川电力标杆班组等称号。使得班组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地增强,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最终朱林凭借卓越的技艺和无私的奉献,2024年被评选为特级技师,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技艺大师。

  朱林的故事是每一位电网员工奋斗历程的缩影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匠心筑梦,电亮未来”的深刻内涵。他的事迹将激励更多电网员工追求卓越、勇于创新,共同书写电力事业的辉煌篇章。



最新文章